为了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规范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每一章节及每一课时单元的授课内容和进程,根据教务处期中教学检查反馈情况,从下个学期开始我院青年教师(40岁以下含40岁)在接受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授课之前均须认真编写好所任课程的教案。
一、教案编写的内涵和意义
(一)教案编写的内涵
教案是为了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就每一个知识点或知识群,进行的教学设计方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它反映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和讲学经验;反映教师钻研大纲、熟悉教材和知识储备的程度;反映教师对学生了解和把握教学方式方法的程度。
(二)编写教案的意义
授课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精心准备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方案,一是理清授课思路,提炼教材内容,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授课质量;二是积累素材,教案中保留着授课教师从各渠道获取的珍贵材料,汇聚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经过长期积累和总结经验,形成宝贵的资料库,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三是统一教学要求、考试标准和教学进度,避免授课老师讲课的随意性、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把控;四是有利于课题资源储备、课程建设和传承,教案中列举丰富的案例、精心思索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体会、同行教学的灵感启发,这些都是授课教师选择研究课题的源泉,对课题建设尤其是在线课程建设的设计有很好的启发,对新进教师课程传承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教案编写的原则
(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课程内容和特色,结合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将学科前沿研究和经典案例融合到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
(二)明确教学目的,具体规定应传递的基本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三)合理组织教材,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等做出具体的设计。
(四)教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设计,一般以一次课堂教学为单元撰写教案,并于授课教学进度相符。
(五)教案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时俱进。认真分析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案,以确保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三、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和时间分配等,还可列出教学手段的使用、板书设计、师生互动、主要参考资料和课后自我分析等。
四、每章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一)本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二)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五)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六)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论文、案例、代码;
(七)本章的思考题和练习等。
五、每一课时单元授课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一)本次课教学内容(具体到知识点);
(二)本次课教学方法(手段、技巧);
(三)本次课师生活动设计、案例剖析、代码调试等;
(四)本次课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或电子教案);
(五)本次课复习侧重点和下节课的引导等;
六、教案的管理
(一)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或任教时间不足5年的教师,其课程教案须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编写,并经系主任审核签字。
(二)公共类课程教案,由各课程组长根据课程大纲和性质制定总体框架,集体讨论后再由各个任课老师根据自身情况编写,编写好的教案须经课程组长审核签字。
(三)任课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利用假期进行教案编写,开学后第二周将审核后的教案交院办存档。以备期中教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