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这个春天宁静如常,你我或许依然平凡如昨,按部就班地“三点一线”,乐享融融春光和美好的校园,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平凡的老师走向“云端”,2020年春季学期如约而至,学院共承担了全校49门160个课头线上课程,面对疫情,任课老师快速调整、积极适应、认真筹备。想法设法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我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竭尽全力做到教学标准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疫情之下,师生虽然无法面对面交流,但“云端”的课堂,仍可以让知识传递、让思想碰撞、让力量凝聚。2月17日学院教师与身处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准时“线上相聚”。一个月来,学院教学重心能够从保障顺利开课和运行平稳转移到提升线上教学效果与质量上,得益于学院全体教师精细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得益于他们的辛勤付出,保证了线上教学继续平稳正常运行,保障学生线上学习不断线。相信,每一门线上课程的背后藏着你我不知道的N个细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战时”的背后吧。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同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随着抗“疫”斗争的深入,各条战线渐渐明晰:有英明指挥果断决策的党中央,有真刀实枪抗击病毒的白衣战士,有守土尽责确保稳定的人民军队,有坚守岗位把牢关卡的民警、社区人员,有服从号召居家隔离的普通大众......此外,还有一条重要战线——教育战线。我们每个人都是奋战在这条战线上的同志和战友。我们《离散数学》课程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信息化手段,真正做到教师“离校不离教,网上可指导”、学生“停课不停学,线上可学习”。采取“学生线上学习+教师线上指导”、线上直播课程等教学方式开展远程教学。通过创建课程QQ群、微信群或超星泛雅、腾讯视频、钉钉等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和方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达到“标准不降低、学习不停顿”的要求。
一、采用多平台同步异步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离散数学》作为计算机专业、大数据专业和智能科学方向的专业核心课,是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也是后续很多专业课程(比如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人工智能等)的基础课。因此,《离散数学》课程组十分重视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索,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如何上好这门课显得至关重要。课程组成员在春节放假期间多次沟通交流,确定每位教师的建课任务和上课模式,制定了多平台同步异步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在超星平台和爱课程平台上传录播视频和学习资源,并设置测验作业及问题讨论;使用腾讯会议、钉钉等软件按照课表实现直播上课;在微信平台实现学习问题互动,并随时在线辅导答疑;推荐中国大学mocc平台上刘铎老师的国家精品课程《离散数学》资源给学生作为辅助参考。


二、增强网络互动凝聚班级力量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为网络"导播",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参与教学互动,授课采用四步走(自学感悟--听讲释疑--巩固训练--批阅辅导)。为了加强对学生们的有效管控,授课过程中尽可能的加强师生互动,通过课堂连麦、线上答疑、评论作答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班委的班级管理作用,建立班委微信群,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们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三、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平台上对学生学情统计和成绩统计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统计中的督学部分及时给予提醒。对于学习成效不太理想的学生,在了解情况后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帮助。

在线上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在默默奔跑,践行责任,都要成为抗击疫情的先锋战士,用学习战胜病毒带来的恐慌,用坚守赢得抗击疫情的主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迎接充满生机的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