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这个春天宁静如常,你我或许依然平凡如昨,按部就班的“三点一线”,乐享融融春光和美好的校园,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平凡的老师走向“云端”。2020年春季学期如约而至,我院共承担了全校49门160个课头线上课程,面对疫情,任课老师快速调整、积极适应、认真筹备,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我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竭尽全力做到教学标准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疫情之下,师生虽然无法面对面交流,但“云端”的课堂,仍可以让知识传递、让思想碰撞、让力量凝聚。2月17日,老师们与身在全国各地的学生准时“线上相聚”。一个月来,学院教学重心能够从保障顺利开课和运行平稳转移到提升线上教学效果与质量上,得益于全院教师精细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得益于他们的辛勤付出,保证了线上教学继续平稳正常运行,保障学生线上学习不断线。相信,每一门线上课程的背后藏着你我不知道的N个细节,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把我们每一位教师推到了网络教育的前沿,不管是否准备好,我们都不得不披挂上阵,走到线上教学的阵地,病毒把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逼成了主播。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如何做好远程在线教学,如何提高在线教育质量,是每位老师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是全校数学公共课,本学期有172个自然班,覆盖面广,影响大。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假期里多次召开系主任视频会议,安排布置在线课程建设工作。作为高等数学课程负责人,张建军老师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与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保证了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
单一的直播不等于远程在线教学,在线视频也不是课堂讲授的重现,虽然疫情是突发事件,但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却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大方向。高等数学作为全校农、理、工、经、管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建设适合学生的网络课程已经是迫在眉睫。2019年10月,我们把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奖励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高等数学视频制作团队。大家转变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课件制作,到视频剪辑,克服种种困难,在疫情发生前完成了高等数学144个学时的视频制作,解决了全校3千多位同学线上学习的难题,也为将来开展混合式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实现在线混合教学
利用中国慕课SPOC平台实现泛在学习,利用腾讯会议直播讨论和提问,增加学习临场感;利用微信群实现与学生实时互动;利用学习通的投票和签到功能,加强对学生的组织和监督。

三、 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组织管理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签到制度,追问未签到原因。上课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课堂前10分钟借助直播通报没有完成视频学习和没有提交作业的学生名单,罗列本次学习问题。课中利用微信解决学生观看视频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完成随堂测试,通过管理后台关注学生学习进度。课后10分钟随机点名提问,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作业批改采用学生互评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体现学生主体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考验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担当,为了让学生学会学好,我们会扎实做好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