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这个春天宁静如常,你我或许依然平凡如昨,按部就班的“三点一线”,乐享融融春光和美好的校园,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平凡的老师走向“云端”,2020年春季学期如约而至,我院共承担了全校49门160个课头线上课程,面对疫情,任课老师快速调整、积极适应、认真筹备,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我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竭尽全力做到教学标准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疫情之下,师生虽然无法面对面交流,但“云端”的课堂,仍可以让知识传递、让思想碰撞、让力量凝聚。2月17日,老师们与身在全国各地的学生“线上相聚”。一个月来,我院教学重心能够从保障顺利开课和运行平稳转移到提升线上教学效果与质量上,得益于全院老师精细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得益于他们的辛勤付出,保证了线上教学继续平稳正常运行,保障学生线上学习不断线。相信,每一门线上课程的背后藏着你我不知道的N个细节,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2020年在新冠肺炎的侵袭下,全国人民居家隔离,复工延迟,开学延迟。各级各类学校响应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迄今,我们学校线上授课已进行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我也经历了全新的体验,现总结如下:
一、进行网课建设
春节刚过,老师们就收到了学校“停课不停学”的通知,所有课程进行网上授课。我本学期承担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两门课程之前都没有建设网络资源,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从学习如何建立网课,如何录制视频,到登陆慕课网站参考其他的网络课程资源,直至建设两门课程的网课,我迅速行动起来。我对网课资源的建设分为三部分:一是调整PPT,二是录制视频,三是布置作业。
首先,上传的PPT从内容到格式都需要进行,PPT的页面布局要从原来的4:3变更为16:9,另外上传的PPT的内容需要调整的更适合学生自学使用。因此,在录视频前,先对PPT进行了全面的整理。
最为困难的是录制视频。一段视频经常要录制七八次甚至十几次,录制出的视频再进行剪辑,一段十分钟的视频往往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录制视频需要安静的环境,我家里因为有一个两岁的小朋友,使得我录制视频的时间受限制,我只有在他睡觉时才能进行录制视频的工作,因此在录制视频时经常工作到凌晨。
经过艰苦的准备工作,终于两门课程的网络资源如期上线,目前课程的资源仍在持续更新中。学校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慕课和超星两个网络平台,我们的课程资源也在两个平台上同步更新。
二、开展网络直播
网课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教学资源,有了比较好的自学条件,但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又是一个摆在我面前的问题。两门课程我都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开学第一次课我和同学们通过微信群以提问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后来又尝试使用超星直播的方式,但是效果并不好,主要问题是网络平台不流畅,没有办法看到教学内容学习不深刻。最后受到中小学生钉钉上课的启发,我们也转移到钉钉上进行网络直播课。同学们可以像平时上课一样看到老师在PPT上授课,课后同学们反馈效果不错,比自己看视频好多了。 并且网络直播课可以进行回放,有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上课时间上课的同学可以通过回看视频进行学习。从此我们的网课形式确定下来,同学们通过慕课或超星自学视频和PPT内容、完成作业,每次上课在超星签到,在钉钉上课,通过钉钉或微信进行讨论。目前我们的网络授课在平稳有序的进行中。
三、总结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在新的形式下,我们经历了一些困难,但是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我们找到了更多的办法来解决困难。我和同学们从茫然不知所措到逐渐适应,再到驾轻就熟,我们在慢慢的适应网络授课和网络学习,找到了适合我们的课程学习的方式方法,未来网络课程也会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