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姬利娜)3月27日,郑州大学石东洋教授、河南科技大学马宝林教授应邀参加了我院第五届国际数学日“数学科普”报告系列活动。我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和大二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题目分别为“大学数学的创新思维与建模”和“美学.文学—让数学遇见”。

石教授的报告向师生们传递了自身秉承“博采众家之长,突出自身特色”的理念,坚持“基础性与前沿性、传承性与创新性、方法性与应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了如何通过学好数学,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再通过数学建模不断地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充实理论、实验、计算三大功底。此次报告引起了师生的情感共鸣,营造了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树立“学好用活数学,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

马教授的报告从一个花式自我介绍入手,通过对姓名旋转、平移、翻转,初探数学之妙;通过拆分、重组、变形,初品数学之根。通过对文学、数学、美学的感性认识及理性思考,阐明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分别从数字入诗之美、数形结合之美、黄金分割之美,讲述数学与诗词的艺术、意境及思考;从几个经典案例介绍实战演练的方法、技巧及设计,让数学与诗词碰撞、文化与思政相融;介绍了数学与情诗,鼓励同学们树立一个浪漫、正确的爱情观。数学与诗词碰撞、文化与美学相融,将进一步为数学文化传播奋楫扬帆,实现形式与内涵、课内与课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让师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了数学之美无处不在!
报告人人简介:石东洋:西安交通大学理学博士、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后、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专家、河南省数学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优秀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其中面上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220余篇,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培养硕士、博士130余人,主编《数值计算方法》,参编国家《数学大辞典》。
报告人简介:马宝林,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数学文化。主持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项目3项;主持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思政样板课程、省一流本科课程各1门,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省二等奖1门;获得成果、鉴定9项;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9部;公开发表论文47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批国家级3项、省级3项;获教育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特等奖、十佳教师等荣誉5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微课大赛、教学技能竞赛等获奖9项。
编辑:郑光;签审:蔡镔;签发责任人:苏楠